經濟學家保罗·罗默有很多職銜,包括教授、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和科技企業家等。多年來,他透過研究,一手重塑出人們對想法、教育和城市等概念的看法。

保罗·罗默
2018 年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·諾貝爾經濟學獎
摘要
摘要
出生:1955 年出生於美國丹佛
研究领域:经济增长
获奖研究:将科技创新与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结合
非一般的学术休假:在學術休假期間創立非常成功的科技公司 Aplia,該新創公司被廣泛譽為網上教育的始創
爱用的程式语言:Python
放弃政治:他修读物理、数学甚至宇宙学,而他的父兄选择政治
為想法赋上价值
為想法赋上价值
罗默在研究生时期将某些面世已久的理论重新表述為问题,藉此开始挑战经济学领域的现状。
罗默说:经济学其中一个最悠久的问题是甚麼责任由政府承担、甚麼责任可以交由个人独立竞争、实验和创新。这就是政府跟市场对立。
当时,经济学家往往為想法,以及想法与进步的关係赋上价值。那时的观点是,想法是在市场以外产生。罗默挑战这点,指很多想法都在市场内精炼出来并且可与其他想法併合,这代表它们该被定為市场所产生及散布的物品。这是他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。该理论不单止造就了他本身的事业,还震撼了整个领域。
这是罗默至今最着名的论文之一中,其重心是根据创意创立增长模型。他用公式表达想法跟对象的差异,并制定规则和规范。据罗默表示,想法跟事物的对象是基本的。
他说:「类似毕氏定理可供所有人使用,但一公斤铜不可同时被多於一个人或一间公司使用,因為可供同时使用的量就只有这麼多。」
虽然他的早期研究主要专注於想法概念,但规则和规范同等重要。罗默认為如果不是叁者併合,便不会有今天的进展。
他说:「规则和规范反映人们脑袋裡想的东西,规范是人们感受的东西。规则则较接近法律这类事物。我们可能通过法例,希望将对与错的规范改变成有利於所有人的方式。」
创新与增长
构建不同的世界
构建不同的世界
想法可孕育出更多想法,且罗默能够将此知识跟所有人分享,这种观念令他走上了不同的研究路向:城市化。
他说:「我认為新科技和新规范的双重性是进步的关键,於是开始考虑将城市化作為实际研究的一部分。」
开始时他探讨过去的规范,特别是有不同的规范,且摆脱作為主社会的少数而构建成新文化的子集社会,即罗默所称的「新创」。
他说:「我的讯息是,渴望掌握现代世界,且其价值观已有此倾向的人,去追求新创吧。只要你指示路向,其他人便会跟随并加入你的新城市。在此过程中,你实际上可以改变社会的整套规范。」
羅默希望能找到一間大學設立專注研究城市化的新中心,從社會科學和歷史進程角度而非從建築和設計角度進行研究。他後來在紐約大學的 Marron Institute of Urban Management 找到這研究空間。
他说:「城市让我们可能找到有适当想法的适当人选。正是透过跟其他人互动使我们更聪明。如果我对维持治安、接种疫苗和公共卫生有疑问,可以找对这些领域有深厚认识的人谈谈。但要做到这点,我必须前往该人所在的地方。因此,必须先拥有相关的物流和组织资料,才能释放这种力量使城市的所有人都更聪明。」
「智慧城市」一词已成為热门话题和时髦术语,但罗默认為焦点应该逆转。
他说:「如果你回想互联网有甚麼优点,想起的会是笨拙的平台,我认為我们应该想起的是笨拙的平台而非智慧城市。曼克顿的街道网是笨拙的平台,裡面没有建设,没有特别科技。但如果有人人可以信赖的良好平台,你甚麼都可以加在上面。」
据罗默表示,城市化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容许足够实质地面闢设公共空间。在网络般结构提供这种表面积,才可让人们互相联繫。
我认為我们应该营造笨拙的平台而非智慧城市。
万丈高楼从地起
反思全球暖化
反思全球暖化
羅默於 2018 年跟威廉·諾德豪斯(William Nordhaus)一同獲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,包括羅默自己,有很多人都視這為重要的配對。
罗默说:「我接到瑞典打来的电话时,真正的好消息是我跟比尔·诺德豪斯一同获奬。我十分尊敬比尔(诺德豪斯的别称),我想不到有更好的共同得奬人选。两人共同得奬当中还有一个信息。第一,碳排放和全球暖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,新构思的潜力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」
谈到解决全球暖化,罗默比一般人更乐观。他认為最大障碍只是缺乏这样做的努力和诱因。只要提供适当诱因,他相信市场会产生全新的能源生产和分配方法。
跟他大部分研究一樣,羅默以具體例子證明這是可行的。他將情況比作美國在 1980 年代禁止氟氯化碳。
氟氯化碳是含有碳、氯和氟原子的化学物质,最常用於生产气溶胶喷雾剂和包装物料等。虽然氟氯化碳基本上无毒,但会消耗臭氧层。美国鼓励禁止生产氟氯化碳,并跟全球各国商议协定。
罗默说:「在禁止生效之前,生产这些化学品的业界龙头公司都说『经济无法生存,我们的生计受威胁。』这都是胡说八道。」「几乎没有人留意我们為氟氯化碳寻找替代品所作的微少改变。这是强政府以帮到所有人解决问题的成功例子。」
虽然罗默承认情况难免令人悲观,他认為生产和技术物理机会方面的可能性甚為庞大。
他说:「我们现在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利用这些可能性,单靠个体试图赚钱并不足够,我们必须有一个经济结构能鼓励无害的赚钱方式。」
知识与大自然匯聚
全球暖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,新构思的潜力是如何解决它。
回顾承传
回顾承传
当罗默反思他的经济学家职涯,他最感自豪的是能够从错误中学习。
他说:「我制定了第一代想法与增长模型。然后发现错了。我认為显示科学应如何运作的最真确跡象是有人愿意说『这是好尝试,可是错了。』我希望后世记得我这个精神。」
经过多年从事经济学和不同的职业,他仍然认為这个他深爱的领域具有庞大的增长空间。他认為需要更大关注才能使经济学被视為集体努力的工作。
他说:「理论每每被事实推翻,理论必须在逻辑上贯彻。如果坚守这些原则,我们便会进步。现在我更感兴趣的是尝试解释、鼓励和协助所有人投资於会带出更多见识的流程,因為这些尚未出现的见识对未来的生活质素十分重要。」
事实凌驾理论向来不是经济学家的方针,罗默希望这点在日后会改变。
他说:「现在,我的演化之一是经济作為一门科学所存在的问题。因為人们致力推广市场,故使理论较事实更重要。我们要倒过来用理论来阐明、简化和沟通。我认為这是向前迈进一大步。」
虽然罗默认為经济学要成為一门科学还有很长的路,但乐观的他当然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他说:「经济学现时是有点紊乱,但年轻人应该视之為机会,因為这是重新定向的成熟时机。我认為这种紊乱,亦即是改进的机会,会吸引聪明的人,而他们会在这个领域立下建树。」
為何各國必須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?
聽聽米高·斯彭斯(Michael Spence)的想法,了解各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,同時產生長期積極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