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罗·萨繆尔森在 1932 年開始修讀經濟學本科,正值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候,當時「經濟學是全世界最令人振奮的事」。當時他已是知名學者,協助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系躋身全球數一數二排名。他的研究成果無數,不單止是所屬專業的最后一位真正通才,還幾乎為每間美國重要機構當顧問,而且是首位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。

薩繆爾森曾說過一句名言:「如果我可以撰写一国的经济学教科书,我才不在乎一国法例由谁草拟。」不管如何衡量,他都稱得上成就非凡。第一版《經濟學》於 1948 年出版並成為最暢銷教科書達數十年,售出一百萬本並翻譯成超過 40 種語言。第十九版於 2009 年出版。

保罗·萨繆尔森

保罗·萨繆尔森

1970 年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·諾貝爾經濟學獎

摘要

出生:1915 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拿州加里
离世:2009 年逝世於美國麻薩諸塞州貝爾蒙
研究领域:宏观经济学
获奖建树: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发展;提高经济科学分析水平的贡献
最着名的语句:如果我可以撰写一国的经济学教科书,我才不在乎一国法例由谁草拟
长寿秘诀:在 1970 年代戒煙(當時其他教授全部煙不離手),一直打網球直至八十多歳
终身对手(兼朋友):反凱因斯和維護自由市場資本義的米爾頓·佛利民(Milton Friedman)
不光彩的事:被美国总统尼克逊(狈颈虫辞苍)列入敌人名单(但他并不介意,因為这提高了他在学术朋友间和子女面前的声誉)

市场需要政府管控吗?

萨繆尔森说:「我相信我从事的这种经济学。」他补充说他的老师在他的研究之前写的理论如何不完美。「在经济大萧条期间,他们说政府应该甚麼都不做,因為他们只会令事情更糟。」

协助经济学成為一门科学

天生的经济学家

薩繆爾森記得他在 1932 年 1 月 2 日早上首次踏入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課室後如何重生。他說:「當時我對經濟學一無所知,但那是一見鍾情。」一次偶然的機會,當凱恩斯主義革命來臨時,他出現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。薩繆爾森形容那是二十世紀政治經濟史上富爭議性的重大事件。

他說:「這就像是玻爾 (Bohr)、海森堡(Heisenberg)和薛丁諤(Schr?dinger)等物理學家取得量子力學突破時的感受。適逢其時的人運氣好。我整輩子都有那種好運氣。」

他在芝加哥接受最好的前凱恩斯經濟學教育。在哈佛大學,他師承熊彼得(Schumpeter)和列昂季耶夫 (Leontief)。他盡量吸收一切,未到 30 歲便開始以自己的方式挑戰當時的經濟思維。

雄心勃勃

他的博士論文名為《經濟分析基礎》,這是顯示薩繆爾森從大大局觀想的早期跡象。往後多年,他堅持了解經濟必需運用數學,並運用了他的數學技能構建複雜的經濟理論。諾貝爾委員會顯示薩繆爾森較任何其他經濟學家更「有助提高經濟學的一般分析和方法的水平」,他基本上是重寫大部分理論。簡言之,保罗·萨繆尔森协助经济学成為一门科学。

最后一位真正通才

萨繆尔森解释说:「我尝试以操作上可以测试的方式建立现代经济理论。我寻找可以被事实反驳或跟事实不相符的定理和命题,你会就如何制定政策以解决未来问题得出一组有力的假设。」

6 項諾貝爾經濟學獎

萨繆尔森是日趋专门化时代的最后一位通才。他的研究涵盖国际贸易、计量经济学、概率论、金融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等。如果你想专注於一个议题,那应该从研究和教学着手。萨繆尔森说:「我寻找的是可应用的普通科学方法,不单止可用於一个领域而是多个领域。我认為重要的是,这不应是未受任何事实影响的的纯粹抽象理论。」跟他合作的?199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羅拔·默頓(Robert Merton)說:「保羅應該可以拿 6 個諾貝爾獎,他在每個領域都寫出了經濟學的基礎。」

幕后顾问

薩繆爾森在他成功的職涯中曾向不少人解釋過經濟學,但當中最著名的是約翰·甘迺迪(John F. Kennedy)。他說:「擔任他的經濟顧問是我最重要的時刻,回想他被刺殺之前,我很高興我們的確使美國在經濟上再次起步,我們的確結束了衰退。」

儘管出任此職,薩繆爾森決定不去華盛頓,他由 1940 年直至生命終結前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教授。他再次解釋他希望當「幕后顾问」以保持獨立性。他說:「我向來認為需要在學術界紮根,在過去 45 年我走了大約 50 碼路程。

為何经济学家不可能永远是对的?

萨繆尔森强调数学模式可以提出清晰问题以供縝密分析,但他不会假想数学可以提供所有答案。毕竟,他知道科学跟经济领域本身同样复杂。他说:「经济学很少有一个完全明确的答案,我以我是一个不拘一格并会妥协的经济学家身分為豪。」

「不要认為我们的方法肯定是唯一的最佳方法,而其他的方法都需要争议。据我所知,该方向存在轻视和满足,包括个人和社会层面。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人可以下定论。」

经济与政治息息相关

萨繆尔森说:「要成為出色的经济学家,你必须是出色的政治经济学家。懂得供需图和计量经济的回归数学并不足够,你必须明白社会张力和衝突。」虽然他知道经济学可以影响人的福祉,但不相信科学可以解答对错问题。

他说:「社会是否改进了是一种判断,属於科学范围以外,每个社会必须自行判断。如果你坚持将大饼平均分相等的份额,像我这样的科学家可以将之换算出你需要為实际总增长中付出多少。」

保持热心但要具有科学头脑

萨繆尔森梦想研发出更佳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工具,并认為经济学应该是热心的,但只会為实现效益和进步而作出所需牺牲。他解释说:「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於真正可行的事情变得更务实。大部分经济活动若交由市场大概会做得最好。这是后凯恩斯时代的最重要一课。你不用经歷冗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萧条。我们能够干预宏观经济,让市场一显力量。只要让市场发挥其力量,市场便会演示该力量非常有效。」

他继续说:「在后凯恩斯时代,央行应该逆向干预来稳定政策。如果经济过热,央行应该减少货币供应、加息以遏止通胀压力。如果开支过少,央行应该遏止通缩。」

萨繆尔森不赞同态度热心便会意志薄弱。他开玩笑说:「罗宾汉和他的快乐伙伴可能将大部分从富人劫得的财物都据為己有,并不是全都交到穷人手裡。」

保持谦虚

保罗·萨繆尔森於 2009 年以 94 歲之齡去世,很多人都撰文說他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。雖然他處於關鍵經濟變革的最前沿,曾經形容當中樂趣無窮。但他不希望受讚美。他說:「我的確完成了某個總量的科學研究,但我不期望受讚揚,我非常享受這樣做。」

我希望人们对我研究的回忆是不朽。

為何各国必须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?

聽聽米高·斯彭斯(Michael Spence)的想法,了解各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,同時產生長期積極影響。

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故事